据报道,现在有大量空箱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积压,亚洲地区的集装箱也出现短缺。中国每发运3个集装箱只有1个返回。通常60天可返回的集装箱,现在拖延到100天,租箱费用更是上涨150%左右。
疫情期间,世界各地港口不能正常运转,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集装箱回流不畅,且分布极其不均衡。中国青岛、连云港、宁波和上海等大型港口正因为集装箱极度缺乏而导致船舶停泊作业延误,港口承压。中国进出口货运航线主要对接的欧美、东盟、澳大利亚等因疫情导致港口塞港,也影响了集装箱的周转效率。中欧班列方面,铁路部门收紧铁路箱出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箱紧张状况。
在加快旧箱周转的同时,为满足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用箱需求,集装箱制造企业开足马力保供应,投入满负荷生产。
中国集装箱协会的监测数据显示,标准干货箱产量8月份较7月份增长100%,9月持续增长达到近30万TEU,月产箱量创近5年来最高,并在10-11月持续维持高产出。
为尽快提升产能,目前,集装箱制造各工厂的做法:一是生产工时由单班8小时上升到11小时。二是企业加强了人员招聘和培训。三是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集装箱工厂就从停工停线实现了满负荷生产,新增设备、改进工艺、提升产能,单天生产效率提高了60%以上。尽管如此,目前新箱生产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新增订单已排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然而,上游供应商原材料供应还不能满足,工人职业安全和健康需要保证,因此,以历史最高单月产量依然很难弥补出口集装箱需求的缺口。